三才畫廊

產品

4.古瓷五彩 今古之冠 清仿鬥彩龍紋戲嬰圖小盒

電洽

4.古瓷五彩 今古之冠 清仿鬥彩龍紋戲嬰圖小盒

鬥彩( 寂園叟著《陶雅》卷下稱:“何以謂之豆彩,豆者豆青也。……雜以他色曰豆彩),所以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燒製技巧。明成化時期(1 4 6 5-1 4 8 7),由江西景德鎮窯中燒制的一種彩瓷,是繪畫與窯燒結合的奇鬥豔的藝術。清朝盛世康熙、雍正、乾隆官窯的鬥彩瓷器更發展繪畫精緻度,精緻瓷器足與成化鬥彩媲美,( 清乾隆朝朱琰撰《陶說》記:“古瓷五彩,成窯?最,其點染生動,有出於丹青家之上者。畫手固高,畫料亦精)。五彩瓷是窯燒完成的白瓷上以紅、黃、綠、藍、紫5種(色種可多可少,然而紅彩不可缺 )。而又區分為青花五彩和鬥彩;鬥彩乃以釉下青花勾?,以釉上彩填色;青

花五彩則是釉下青花部分被當作藍彩使用,與釉上彩構成畫面。五彩瓷最早發現在明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亦普遍應用,而到清代康熙時最負盛名,後來直至光緒才又仿康熙五彩。康熙五彩燒彩的溫度約8 0 0度,較粉彩要高,故有“硬彩”名稱;且又多作為仿古瓷器器形,所以也稱為〔古彩〕。

本件:清仿鬥彩龍紋戲嬰圖小盒;直徑7厘米高3 . 5厘米。釉面細微凸起,有立體感,釉料堅硬精美,除有閃爍的蛤蜊光外,紋飾稍有光暈。兒童人物臉部雖不端正,且只勾輪廓不填色,但卻與元代畫家之技法相同。圈足圓渾潤滑,稍有旋紋痕,底足內題“大明萬曆年制”,雖然本件應是清仿明之鬥彩小件器,但畫意精細、色彩瑰麗多姿、濃艷奪目,令人"一步三回頭、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