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畫廊

產品

9.明【天啟】青花罐

電洽

9.明【天啟】青花罐

明代【天啟】、【崇禎】因朝廷動盪、國力衰弱,所以顧不及官窯瓷器的生產,因此官窯瓷器帶有帝王年號款的甚少。民窯瓷規模迅速擴大,質量不斷提高,瓷器仍保持外銷強勢,據《瓷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記載1 6 0 2年至1 6 8 2年間, 外銷至荷蘭瓷器達1 6 0 0萬件以上,而日本、歐洲各國、美國等收藏也較多這兩個時期的青花瓷器。在廣東省博物館也館藏【天啟】、【崇禎】的

青花瓷器較多,然而明天啟時期製作大器技術,無官民窯之分。官窯獨用的青料此朝代民窯也可以使用。天啟 瓷鑒別的簡單常用的 方法粘沙底: 天啟瓷具有明顯粘沙底特徵, 即使雙圈款的「天啟年制」瓷器也會呈現。蟲咬現象: 口沿、角邊出現釉的自然脫漏, 是天啟瓷器的特有特徵。早期景德鎮 的瓷器早已經解決了脫釉的現象,而偏偏在【天啟】 這卻是再次出現。醬釉口(俗稱口紅):景德鎮 白瓷口沿塗醬釉的現象也是【天啟】 朝首創的。 這主要還是由於蟲咬現象的出現降低了瓷器的品質, 陶工們想出了這個不是 方法 的 方法 來補救。 大量出現這一現象的應該是 崇禎 朝以後的器物,圈足:明末的修胎流為草率,除了足外壁有層層垂直的刮痕,底足 內常有明顯的以竹刀修胎留下的輻射狀跳刀,而且圈足與 碗 壁交接處,不論裡外,都可以看到似蟑螂咬過的小洞洞。青花料的比例:明末從 嘉靖 始,便從西域運來回青料,再配以 江西 的石子青,作為青花的色料。萬曆 末至 天啟 時,多用石子青描繪紋飾。鉤線採用混水技法(註1 )。

本件:明 天啟青花花卉罐,高1 2釐米用石子青鈷料,青花精品,繪畫別緻,工藝精細可愛。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青花彩繪工藝三個階段

景德鎮青花彩繪工藝發展的軌跡,分為三個階段:

一、元代至明代天順為“鉤線使用拓抹法”,

二、明代成化至正德為“鉤線使用湮染法”,

三、明代嘉靖至現代為“鉤線使用混水法”。

第一階段

的彩繪工藝久已失傳,直到上世紀8 0年代初,景德鎮陶瓷館古陶瓷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古瓷紋樣,對照仿製,反複試驗,取得幾可亂真的藝術效果,從而破解並掌握了元、明早期的彩繪工藝。第一階段的後期(正統、景泰、天順)填色時用飽含料水的筆觸拓抹塊面,產生平勻、清瑩的效果。第二階段,受此啟髮用“湮染”代替了“拓抹”。第三階段,嘉靖《江西大志· 陶書》記述了當時官窯青花彩繪:“上青用以混水,則顏色清亮。”這是迄今發現的文獻資料中最早記述的“混水”。

(二)何謂“混水”目前解釋“混水”影響最大的《簡明陶瓷辭典》(汪慶正主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雲: “ 混水,亦作'分水'。青花操作工藝之一。在勾好的輪廓線內, 用含水量為8 2 9 6 %的青料填色謂混水。混水時以筆吸滿料水,依照所畫輪廓線進行填色,色分深淺,料水也有濃淡。”簡言之,混水是筆吸滿料水填色。

  

嘉靖時記述官窯各種青花料的性能、配料比例和呈色特徵涉及到混水。當時有回青、石青等青料。回青色散不收, 石青色沉不亮。把兩種性能不同的青料, 按一定的比例配出中青和上青, 分別用於設色與混水, 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中青用以設色則筆路分明, 上青用以混水則顏色清亮。” 設色即著色, 也就是依照坯體上的粉本, 用中青料鉤線描繪紋樣。因中青料含“ 色沉” 的石青稍多, 故“ 筆路分明” , 即線條清晰不湮散。《周禮· 考工記》雲: “ 設色之工, 畫、繢、鍾、筐、巾荒。” 混水即填色, 或稱為染色。清乾隆《陶冶圖說· 圓器青花》雲: “ 畫者, 止學畫而不學染; 染者, 止學染而不學畫。” 設色與混水在此處相對應的是畫與染。也即現代青花彩繪的鉤線與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