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中国古瓷3

南京货物 沉船青花碗~佳士得拍品

售价 NT$ 30,000

优惠价 NT$ 28,000

干隆17年盖尔德麻尔森”是一条荷兰商船Geldermalsen,1751年12月从中国南部的广东满载景德镇瓷器、茶叶、金条运往欧洲1752年1月这艘庞大的货船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触嶕沉没,时光荏苒,230多年静静的躺在南中国海的海底,直到1986年,著名的寻宝猎人,哈彻迈克尔发现了沉船,打捞上来,后在1986克里斯蒂Christie's进行拍卖(“克里斯蒂”就是“佳士得”的前身)。

中国文物局得知消息后,国家文物局决定购买一些回来,瓷器界泰斗耿宝昌、冯先铭等专家携带少量美金赶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多数拍品售价都在估计的10倍左右的价格,区区几万美元此时毫无竞争力,最后10几万件文物一一花落旁家,本拍品就出自86年佳士得“南京号”货专拍,现在是很难获得合法“南京号”的藏品。(克里斯蒂,佳士得)已收购了南京号私人收藏的大部分,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公约批准书以来,已经阻碍了东南亚国家和打捞组织之间的合作经营企业,清除沉船货物(寻宝猎人哈彻迈克尔其实在1986年的行为是受到的批评的),后被禁止。

出处:佳世得198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Geldermalsen(南京号)古董沉船拍卖。

尺寸:直径15cm.高7.1cm ..非常难得完整.无嗑.无冲

元末明初紫金象耳瓶

原型毕露 元末明初紫金象耳瓶

“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 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古陶瓷鉴赏有一句行话叫“举足轻重”,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瓷器的底足说明了许多不同时代瓷器制作的显现讯息(包括原料、泥料加工烧制、器物形状、修坯、施釉、、窑烧、窑室火焰温度、出窑脱匣、后部修整……等等),

酱釉也称为柿色釉、或称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著色剂的高温色釉,有“富贵佳器长命富贵”色之称。本件:元末明初紫金象耳瓶高22.5厘米。此瓶器型圆融挺拔,两侧饰以像鼻,通体施酱釉,釉色匀称,包浆浑厚自然,非常大气古朴,而后世之象耳瓶都以此原型而衍生。

 

清康熙 青花开光洞石花卉纹 萝卜尊

售价 NT$ 45,000

清康熙青花开光洞石花卉纹萝卜尊(莱菔尊)

尺寸:高:21厘米品相:清康熙时期青花开光洞石花卉纹萝卜尊,康熙时期瓷器“紧皮亮釉”;其胎质致密细腻、青花发色纯正、画工随意顺畅、造型独特;瓶肩的造型---“丰肩”是康熙的特徵。

清干隆 青花夔龙 五寸盘

售价 NT$ 18,000

优惠价 NT$ 15,000

景德镇窑烧 完整 保证到代

动荡朝代 青花凄美 明代 天启青花小瓶

售价 NT$ 18,000

优惠价 NT$ 16,000

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官窑停烧,却给民窑生产带来了历史机遇,步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在拍卖公司从大量崇祯、明末清初拍品来看,当时民窑瓷器的工艺水平已经不输嘉万制品,精者有的甚至超过了嘉万官窑产品。尤其是天启、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主要成就体现於青花瓷上。

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於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晚期民窑中的竟品,因为在当时官窑工有一部分人员已到民窑烧制瓷品,把官窑的工艺带进了民窑,这时期的瓷器和前期的民窑瓷明显不同。必须从胎体、胎质、釉色、器型、纹饰、钴料、窑口、工艺技术各方面综合鉴赏。

明洪武青花瓷特点:采用国产料,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故而青花呈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浓翠。

明永乐青花瓷特点:引进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高,青花呈色鲜艳如宝石蓝,浓艳处会出现黑斑,有晕散现象。

明宣德青花瓷特点:青花料有三种:一、采用苏麻离青的沉色深沉,有晕散和黑斑现象。二、采用国产料的呈色清淡,蓝色不稳定,有流散走釉现象。三、采用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相结合的呈色浓淡相间,突现了纹饰的层次感。

明成化青花瓷特点:少数用苏麻离青的呈色浓暗有黑斑,绝大多数采用了国产平等青,呈色灰蓝淡雅。

明正德青花瓷特点:早期使用平等青,青花色灰调、呈色清丽雅致,晚期采用回青料,青花色调蓝色浓翠而略泛紫。

明嘉靖青花瓷特点:采用回青料,青花呈色浓艳泛紫,艳丽。

明万历青花瓷特点:早期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浓重艳丽,中期蓝中闪灰,呈色浅淡,晚期呈色灰暗,多有晕散。

明天启青花瓷特点:青花色泽一般泛灰黑色调,也有呈色浅淡和呈色不稳定,有晕散。

明崇祯青花瓷特点:青花呈色灰暗并有晕散,也有呈色稳定,青花呈灰蓝或蓝黑色。.

本件:高11厘米

 

金 钧窑小碟

售价 NT$ 22,000

金 钧窑小碟 直径9cm

河南博物馆藏品参考

阵风拂水~西夏褐釉剔纹灵武窑灯笼瓶~忆消失的西夏文化

售价 NT$ 50,000

阵风拂水~西夏褐釉剔纹灵武窑灯笼瓶~忆消失的西夏文化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灵武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的宁东镇南,故称灵武窑,始於西夏经金代而终於元代,是西夏瓷器灵武窑的出产地。该窑址於1983年11月被发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队会同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灵武县的磁窑堡窑址展开调查,并在该处遗址中发现了2至4米的瓷片堆积层和几座窑炉残迹。在该处遗址采集到的瓷片均为宋代风格,窑址的创始年代也被推至西夏年间。1984至1986年先后3次被大规模发掘,并被确认为一座始建於西夏年间的瓷窑窑址。该窑址为中国境内第一座被正式发掘的西夏窑址。2006年,该窑址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烧瓷器品种丰富,有白瓷、青瓷、褐釉瓷、茶叶末釉瓷、黑瓷和少量紫色釉器物。产品有碗、杯、盘、盆、钵、釜、高足杯、壶、各式瓶、缸、瓮、罐、灯等。还有为西夏游牧民族所特有的扁壶、铃、钩等。

  器物胎体沉重,造型浑厚,很多器型都在北方窑产品中常见,但从整体上看,还是体现了西夏游牧民族瓷器的特点。

  装饰上有划花、剔花和褐色点彩等,纹饰上折枝、缠枝、牡丹纹最多见,还有卷枝纹、几何纹、荷花纹、梵文、海水纹地托衬其它纹饰等等。

  烧造工艺上特点:一是,普遍使用化装土;二是,刮釉叠烧;三是支圈垫烧。

本件:西夏褐釉剔纹灯笼瓶高16厘米。

 

清中期 粉彩描金花卉盘 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

售价 NT$ 36,000

优惠价 NT$ 32,000

清中期 粉彩描金花卉盘

 

陶瓷器虽属於日常用品及摆饰观赏之物,但在历史的文化中,一直都被重视著,在中国历代的瓷窑,除少数官设之外,其余均为民窑,而民窑是民间烧制经营的瓷窑。虽一般民窑器较粗糙,可景德镇的官窑,既烧制”钦限”官窑瓷器,并也大量生产供士大夫阶层使用的精细瓷器,在明嘉靖后,民窑精品与官窑器之间很难划分。清康熙的青花及五彩器、雍正之粉彩、干隆的珐琅彩,皆有非常精彩的民窑品出现。

粉彩瓷绘制以点染跟套色的方法,描绘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等等,其图案都显得质感细腻,明暗清晰,层次分明。而其工笔画、写意画、变形的装饰画面。充分融合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进行绘瓷。

景德镇制瓷规模极大,据文献记载;烧瓷工匠最多时,近十万人。顺治三年(1645年)废除匠籍,康熙十九年(1680年)恢复御器厂,当时官窑工匠有些可到民窑制烧瓷器,并传技巧及经验,提高民窑能烧制精细的瓷器。康熙朝的五彩器较明朝发展极为纯熟,色彩作画外,又加入金彩、蓝彩、墨彩,色调强烈,且品种多样。康熙时发展出粉彩瓷器,在彩料内加铅粉,画面颜色鲜明,柔合淡雅,浓淡厚薄更分明,其立体效果甚佳,故而带动民窑烧制技术。尤其是干隆中晚期,为了节约成本,亦把景德镇烧好的带釉素面器运到广州上彩绘画,故称此类器为“广彩”。

 本件:胎釉开门,器型及彩工,乃清中晚期民窑特徵,【成化年制】寄托款识。清中期 粉彩描金花卉盘除了开光中的花卉画工细致之外,瓷绘具东方彩墨布局与设色鲜丽、典雅朴素中带华贵,搭配得浑然天成,表现得无懈可击, 令人激赏。口径17厘米。


18世纪清康熙外销瓷

售价 NT$ 12,000

优惠价 NT$ 10,000

青花瓷:直径 23cm 那一抹晕染不开的古意 犹如美人嫣然一笑种下的涟漪 犹如雨过天晴后渲染的烟雨~ 青花瓷:景德镇的湖田窑,出产的青花瓷,其瓷白中泛青、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净的“人间瑰宝”。 用含有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於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施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经过揉泥、做坯、印坯、利坯、荡里釉、画坯、施外釉、挖底足、写底款、施底釉、装釉足、满窑、烧窑、开窑等十几道工序。青花之韵在器、在笔、在墨色,犹如宣纸作画,墨分五彩,不同的是用瓷做纸,,素净中蕴含奢雅。数百年之后,仍宝光依旧,素雅依旧。清代龚轼称赞青花:“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清康熙之青花瓷器发展到巅峰,官窑制造严谨、精细;民窑则随意、洒脱,以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画面写意性强。

元龙泉窑螭龙笔洗 :直径12cm,高6cm

售价 NT$ 60,000

优惠价 NT$ 55,000

元龙泉窑螭龙笔洗 :直径12cm,高6cm

釉色呈青带泛黄色,釉层较薄且使用石灰硷釉,故而表面略显苍白,瓷土为白胎,而其瓷土中加入含铁量较高紫金土,制做龙泉瓷胎表面的化妆土。胎体厚重,纹饰贴塑螭龙纹饰(中国汉族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并有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 ,元代器物的修胎原本就不太讲究,本件的底足就很粗糙,凸底等变型现象。且足底无施釉但於中间部位留少许釉(此为元代龙泉窑重要之特徵,元代晚期底足基本无釉。这种特徵一直延续到明代)。气泡呈唾沫状,还能看到釉下胎色和自然散落的棕眼。